“三岁看小最安全靠谱的配资公司,七岁看老”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。
意思是说,小孩在3-6岁,无论他做了什么、说了什么,都不足为奇、为怪,因为这个年龄段他就是个孩子。
而七岁之后就不一样了,他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射他成年,甚至老年后的行为,曹操就有这么点意思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
因为曹操八岁的时候,轻松的用“离间计”,使得老父亲曹嵩永不再相信弟弟在自己面前说儿子废事的事,好厉害的“离间计。”
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且往下看:
曹操从小生长在大官僚的家庭,父亲曹嵩官至太尉,府里上上下下的人对曹操都非常的宠爱,以至他放荡不羁,不重视修养和学业。
此行为令其叔父十分生气,于是就把这事告诉了哥哥曹嵩。
展开剩余95%曹操听说后,十分害怕,害怕受到父亲的责骂,不禁心中暗想:“该如之奈何?”
想来想去,心中一动,计上心来。
一日,曹操见叔父回府,自己快速倒地,做出嘴斜眼歪,口吐白沫,一副中风的模样。
叔父见状,顾不得扶起曹操,急忙去找哥哥曹嵩。嵩听后大惊失色,跑着出门,大呼:“操儿,你怎么了?”
当他看到儿子曹操一切如常时,怒问道:“操儿,你叔父说你中风了,这是好了吗?”
曹操道:“父亲,孩儿一切都好,叔父说我中风,是因为不喜欢我而故意说的吧。”
曹嵩觉得此事有些蹊跷,但是也没有深究什么。之后弟弟再在自己面前说儿子的事,也就不再相信了。
从此,曹操飞鹰走狗,玩的不亦乐乎。
故事虽小,智慧很大。
曹操通过假扮中风,成功离间了自己的父亲和告状的叔叔,使得以后叔叔的告状难以奏效。
曹操虽然只有8岁,却能清除人生路上的障碍,虽然这个障碍的本质是好的,但是对自己不利的必除之,通过这件事,影射出日后奸雄的本质与智慧,值不值得我们学习,大家怎么说?
盘古巨斧劈混沌,开天地,化万物,世人皆知,民间还有一种更精彩的传说,感动了无数炎黄子孙。
宇宙始出,天地不分,万物萧无,一团混沌。
盘古氏无法忍受如此的懵懂混沌,提巨斧将混沌一劈为二,至轻气上升成为蓝天,使重气下沉成为大地。
盘古则成为了巨人,不知过了多少甲子,他逝去了。
就在他逝去的瞬间,全身的器官化成了日月星辰、雷霆风云、山河湖泊、珍珠岩石、花草树木、雨露甘霖。自此,这个星球变的热闹了起来。
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,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更精彩,感动了无数华夏子孙。
话说,混沌以前,世间纷乱,世风日下,人心不古,咒骂天地。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大怒,决定下场暴雨,发场洪水,将世界洗个干干净净。
但是,玉帝又怕人类绝迹,就想了个办法,派太白金星去人间,寻找两个世间最好的人,来保留人类的根,繁衍后代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访查,太白金星在一个小山村访到一家复姓为盘古的兄妹。二人父母早亡,只有以打柴为生,心地却极为纯善。
他们上山打柴,经常路过一座古寺。古寺门外立着一尊高大威猛的石狮,张着大嘴,里面可并排走进两个人。兄妹二人路过这里都会摸摸石狮。
一天,盘古兄妹二人砍柴经过这里休息时,从寺内走出一位白发苍苍、衣衫褴褛的老翁。他蹒跚的来到二人面前,恳求说:“两位年轻人,寺内的弟子已经都走了,剩下我年老体弱,走路艰难,已经五天没有吃饭了,你们能给我两个馒头吃吗?如果我不在,你们就放到狮子嘴里,我自会来取,免得耽误你们砍柴。”
兄妹二人见老人如此可怜,就答应了他的恳求,每天上山打柴,都会把两个馒头放在狮子嘴里。
时光荏苒、日月如梭,几个月过去了,突然一天,这位老人从寺内出来,面带笑容,诚恳的对盘古兄妹二人说:“孩子,你二人宅心仁厚、心地善良,有件大事,我不得不告诉你们,最近几日,就要天塌地陷、洪灾泛滥,上天要把作恶多端的人消灭干净。你二人一定记住,要时刻注意狮子的眼睛,一旦发现狮子眼睛红了,要立即躲到它的嘴里避难,切记、切记。”
老人说完,一道白光,踪迹不见。
这年夏天的七月,久旱无雨,天空的太阳如同一个大火球,挂在蔚蓝的天空,炙烤着大地,致使河坑见底,大地干裂,草木枯败。
突然一日,平地狂风骤起,顷刻,形成几十条龙挂,上主天下主地,摇摇晃晃,犹如天塌地陷,令人胆寒。
盘古兄妹二人见天地如此,知道应验老人说的话了,急忙放下柴担,往村庄跑去,路过石狮子,发现石狮子双眼通红,如同烧红了的铁珠子,令人生畏。
进到村庄,二人大声喊道:“乡亲们,一会大洪水来了,整个村庄都会被淹没的,赶紧和我们去躲避洪水吧!”
村民们听后,没有一个人听信他们兄妹的话,都径自跑回自己的家,关门闭户,等候风停雨住。
二人无奈,只好飞奔离开村庄,来到石狮子跟前,爬进狮子嘴,未等二人站稳,石狮子嘴一合,四爪一跃,腾空驾云而去。
盘古和妹妹在狮子嘴里,透过牙齿的缝隙,只见彤云滚滚,飘飘荡荡,洪水被狂风卷向空中,又极遽重重的拍向大地,如同山崩地陷。
此时,狮子嘴里的兄妹二人吓的瑟瑟发抖,魂不附体。
突然一声巨响,日月无光,整个自然界毁灭了。
幸运的是,石狮子腾云驾雾,躲过了山崩地裂,嘴里的兄妹二人挤在一起,十分害怕,直往石狮肚子里钻。
当他们定睛看时,二人都惊呆了。石狮肚子化作了一座小宅院,在宅院里堆了两堆馍馍,细细数来,每堆八十一个。
此时的兄妹二人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突然恍然大悟,原来是老人替他们保存了这些食物,以便让他们躲过这场天灾。就这样,兄妹二人在石狮肚子里度过了整整八十一天。
突然这天,石狮子开口说话了:“告诉你们吧,我是玉皇大帝的坐骑玉麒麟,只因凡间的世风日下、人心不古,令玉帝十分震怒,不得不重建乾坤。于是,派太白金星下凡查访,最终决定留你兄妹二人,为人类繁衍后代。玉帝命我使法术,将你们带到此处避难,现在灾难已过,凡间初定,你们二人赶紧出去,用你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再造一个天地吧!”
话音未落,玉麒麟驾着祥云已经远去了。
兄妹二人从玉麒麟嘴里爬出来,眼前的景象十分凄凉,从前人来人往喧嚣的凡间,一片寂静,目及之处,一切都没有了,留给他们的只有脚下的一片祥云。
面对如此世界,二人满面愁容,不知所措,妹妹心情沉重的问:“盘古哥哥,这世间只有我们二人了,以后该怎么办呢?”
盘古说:“小妹,不要着急,我听说玉帝管理着十七层天,我想我们去要一层,玉帝不会不给的。”
于是,二人脚踏祥云飞向南天门,刚到,就被四大天王拦住,说明来意,四大天王没有阻拦,而且带他们见到了玉帝。
玉帝问明了兄妹二人的来意,甚是欣慰,道:“你兄妹二人秉性纯正,心地善良,我可以给你们一层天。”
说着,一抖手将一蓝色手帕扔向了盘古说:“你们可以走到太空,将蓝色手帕抛出,它就会变成蓝蓝的天空,去吧!”
盘古兄妹二人谢过玉帝,赶忙带着蓝色手帕来到南天门,将手帕抛向太空,果然变成了蓝蓝的天空。
笑容也在盘古兄妹二人的脸上绽放开来,心情十分舒爽。笑着笑着,妹妹的脸上突然没有了笑容,而且心情沉重的对盘古说:“哥哥,这天是有了,可是却没有大地,咱们再要个大地吧!”
盘古摇摇头说:“小妹,在天宫里向玉帝要东西,是不允许要第二次的。”
正当兄妹二人不知如何是好之际,救他们的玉麒麟飘然而至说:“你们二人说的话我都听到了,我有个办法,不知你们有没有胆量。”
盘古说:“只要能找到大地,死不足惜。”
玉麒麟说:“那好,我告诉你们,玉帝的寝宫有一个镇宫之宝叫‘如意球’,此球可大可小,如果将它摘走,抛向太空说声‘大’,以后也不会缩小。不过,摘此球有难度,因为白天有神将看守,只能夜晚去摘。现在我把兽王牌借给你们,遇到危及时刻将它拿出,自会帮助你们脱身。”
说完,玉麒麟又飘然而去。
这天晚上,盘古安排好妹妹在宫外等候着,自己脚踏祥云飞向玉帝寝宫。他的双脚刚刚落在宫廷门外,还未站稳,就见宫门两侧有两只斑斓猛虎,正凝视着盘古。
只见斑斓猛虎头如磨盘,眼如铜铃,尾巴又长又粗,左右一扫,如秋风扫落叶,尘土飞扬,且恶狠狠的扑向盘古。
盘古见势不妙,腾空而起,顺势抽出玉麒麟给的兽王牌,在二虎面前一晃,说来也怪,二虎转身回到宫门两侧一动不动的伏在了地上。
此时盘古趁机绕过猛虎,走进了玉帝的寝宫,只见在宫顶的最高处,那颗“如意球”正闪闪发光。
盘古顾不了许多,赶紧飞上宫顶,摘下“如意球”放进衣袋里,急忙往回飞。
飞到宫外,见到妹妹,拉起来,边飞边说:“小妹,快走,如果此事被玉皇大帝知道,咱们就活不了了。”
兄妹二人飞出一段距离,定了定神,盘古掏出“如意球”,扔向脚下,说声“大”,脚下果然出现了大地,兴奋的二人手舞足蹈。
恰在此时,只听得头顶上空有人说话:“盘古,你兄妹二人好大的胆,竟敢到我的寝宫偷盗‘如意球’,罪该当诛。不过,因你二人创造天地心切有功,就不追究你偷‘如意球’的事了。”
盘古抬头望去,只见玉皇大帝和太白金星正站在云端。兄妹二人赶紧跪下说:“多谢玉帝宽恕。可是大地一片光秃,毫无生机,一切似乎毫无意义,你能不能再给些山川河流,树木庄稼以及飞禽走兽。”
玉帝点点头说:“你们说的不无道理。”
只见玉帝从宽大的袖口抽出一叠纸片,撒向大地,瞬间,阳光普照,山川高耸走兽越、河水潺潺鱼潜游、树木遮天飞鸟语、庄稼郁郁花满香。混沌的大地,此刻焕然一新,生机勃勃。
兄妹二人满心欢喜的来到大别山,找了个地方,搭建了一座草棚居住了下来,后来他们用树叶遮体,渴了喝山泉水,饿了吃野果树根,过起了原始人一样的生活。
神话毕竟是神话,两种说法都无法考证。
现今在大多数炎黄子孙心里流传的都是第一种说法。它是一个悲剧,虽然也有了绚丽多彩的天地,但是盘古生命的付出,总是令人心疼。
民间的第二种传说更精彩,虽然也充满了艰辛与风险,但结果是好的,是更能让人们接受的。
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,给了我们这个民族屹立千年的自信,屹立千年的开拓精神,屹立千年的奉献精神,这种精神将会一代有一代的传承下去,让我们这个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。
宦官,自东汉之后既是阉人,也就是太监。
作为刑余之人,宫腐之族,他们会受到世人的鄙视,加之身体上的残缺、精神上的摧残,有时会使他们的灵魂遭到扭曲,少了世间男欢女爱的资本,人生的欲望和快乐只剩下金钱和权利。
权利,令人胆寒;欲望,让人疯狂。
如果这些宦官只是吃香喝辣,捞点金银倒也无伤大局。他们一旦染指权利,左右朝政,后果苦甜难分。遇明君,倒也无法兴风作浪;遇昏君,却可翻江倒海,再强的王朝也会遭劫,甚至改朝换代。
历史上最为声名狼藉的大宦官可不少,如:
秦朝赵高:大秦帝国灭亡的罪魁祸首。始皇帝身边最亲信的大太监,秦二世时任丞相。
秦始皇逝后,他发动沙丘政变,伪造遗诏,逼死皇长子扶苏,改立皇幼子胡亥为帝,此间他独揽朝政,结党营私,指鹿为马,致使强大的秦帝国迅速衰败,最终逼秦二世自杀,自己也被另立为帝的子婴设计杀掉,落得个诛夷三族(父族、母族、妻族)。
下面这位大太监比赵高更歹毒。
南北朝“宗爱”:北魏第一大太监,官至大司马,封冯翊王,太武帝时期任中常侍。他心胸狭窄,因与太子拓跋晃的属官不和,即罗织罪名致太子拓跋晃忧愤早亡。
事发后,怕太武帝醒悟祸及自己,干脆,一不做二不休,就设计弑杀了太武帝,改立太武帝幼子拓跋余为帝,不久又弑杀了拓跋余。如此罪恶深重的大太监,下场一定很惨,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,诛杀宗爱,祸灭三族。
又如号称“皇帝之父”的唐朝田令孜、称为“媪(ǎo)相”的宋朝童贯、自称“九千岁”的明代魏忠贤,咱就不一一细述了,可以说他们各个权倾朝野,风光一时,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。
然而,东汉却有一位宦官,他历经四帝,供职三十余年,均未有大的过失,最终却被追尊为高皇帝。相较其它宦官的恶,他似乎更恶毒、更罪不可恕,因为他有尊号,是皇帝,那么他是谁呢?又是如何被追授为高皇帝的呢?
话得从他的孙子说起。
他的孙子不简单,在历史上赫赫有名,人称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的魏武帝曹操。曹操凭借着自己的雄才大略,知人善任、人尽其才的手段,历经几十年的南征北战,为他的儿子曹丕建基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公元220年,曹操病逝,同年十月,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,自立为帝,国号魏,史称魏文帝,建都洛阳。
公元226年文帝病逝,同年五月文帝的儿子曹叡在洛阳即位,史称魏明帝。他年幼时就聪慧,深得曹操的喜爱,曾惊异地说:“我基于你可以有三世之业了。”可见曹叡真的很睿智。
曹叡继位后的第三年,也就是公元229年的六月二十六日,追尊在东汉桓帝时当过大长秋的高祖曹腾为高皇帝,夫人吴氏为高皇后。
曹腾就是中国历史上,被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大宦官,也是中国史上唯一一人。
读到这里,有朋友会说:“等等,,,,你这有点乱,写着写着gr6p.cn宦官太监,怎么一下子到三国曹操这了,曹腾和他们又是什么关系呢?下面我给大家捋一捋,就清楚了。”
高皇帝曹腾,生于沛国谯县,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。汉恒帝继位后,因其是先帝旧臣,且忠孝彰著,封费亭侯。
曹腾的儿子曹嵩,官至太尉,追授太皇帝。
有朋友说:“别扯了,宦官太监,怎么会有儿子”。据史料记载:曹腾幼年入宫,成人后与一吴氏女子结为“对食”夫妻,确实无亲骨肉,待其死后,养子曹嵩承袭了自己的爵位。
曹嵩儿子曹操,曹魏的奠基人,官至魏王,追授武皇帝。
曹操的儿子曹丕,魏国的开国皇帝,帝号文皇帝。
曹丕的儿子曹叡,魏国的第二任皇帝,帝号明皇帝,也就是他追尊曹腾为高皇帝。
因此曹腾也成为曹魏王朝六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(高皇帝曹腾,太皇帝曹嵩,武皇帝曹操,文皇帝曹丕,明皇帝曹叡、元帝曹奂,曹芳和曹髦未能享有帝号)。
曹腾究竟有何德行,令其后人如此看中追认为高皇帝的呢?
历事四帝
公元120年,曹腾任黄门从官。邓太后发现曹腾年少温谨厚重,诏其陪伴当时的皇太子刘保读书,也就是后来的汉顺帝。太子也特别喜欢他,所以在饮食赏赐上都与众不同。
公元144年,30岁正是年富力强,大有作为年纪的顺帝3h.gr6p.cn去世,在位19年,而这一年他唯一的儿子才两岁,怎奈继位不到半年便夭折了,他就是汉冲帝。
公元145年,冲帝夭折,大将军梁冀独揽朝政,不听众大臣建议立十七岁的清河王刘蒜为帝,为了好控制新帝,立八岁的勃海孝王刘鸿的儿子刘缵为皇帝,是为汉质帝。
汉质帝年纪虽小,但是却很聪慧。一次朝会的时候,刘缵竟敢呵斥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,使得梁冀颜面尽失,心里很不爽,于是起了杀心,买通质帝身边的侍从,把毒药拌在饼中,刘缵吃后不久中毒身亡,年仅九岁。
公元146年,汉朝廷朝野上下,为了拥立符合自己利益的皇帝,大臣们党派相争愈演愈烈,主要分两派,一派是李固派,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为帝,因为刘蒜最符合李固一派的利益;一派是梁冀派,主张拥立刘志为帝,刘志是最符合梁冀一派利益的。
而此时的曹腾正密切关注着时局动向,为了符合自己利益,拥立谁他心里已然成熟。一日,两派相约辩论时,曹腾亲访了梁冀,表示愿意支持刘志为帝。曹腾知道清河王刘蒜做人做事比较清正严明,如果他做了皇帝,自己恐难保平安,而刘志成为皇帝则可以让自己长保富贵。因此梁冀在曹腾的支持下,拥立刘志为帝,是为汉桓帝。
汉桓帝继位后,因曹腾定策有功,封为费亭侯,升任大长秋,加位特进。可谓押对了宝,就会升官发财。就这样他历经四位皇帝,宫廷供职近30年,加之自己做人做事勤奋自勉,都未曾有过失,善终那是自然。同是也为朝廷推荐了大批名士,而非宦官党羽,因此也受到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敬重。
下面我们在看看他举荐了哪些东汉末年的名士?
举贤荐能
历史上的宦官大多声名狼藉,因为他们上胁迫皇帝,下残害忠良,培植自己的党羽,如同蛀虫,侵蚀着帝国的肌体。而曹腾却是给朝廷推荐了大批有用之士,如:
1、虞放,字子仲,陈留(今河南兰考东)人。任尚书,累任司空。
2、边韶,字孝先,陈留(今河南省开封市)人。才华敏捷,有着一副铜牙铁嘴,可见他口才非常了得。征拜大中大夫,北地郡太守,入朝授尚书令。
3、延固,字叔坚,南阳人,曾位列公卿。
4、张温,字伯慎。南阳穰县人。曾是董卓、孙坚、陶谦的上司,奉命讨伐韩遂、边章、北宫伯玉的叛乱。官至司隶校尉、太尉,封互乡侯。
5、张奂,字然明。凉州敦煌郡人。他镇压叛军、智降匈奴、大败羌敌,可谓功勋卓著。累迁太常卿,后辞官归乡,授课著书,不再出仕。
还有几位名士,这里就不一一介绍,总之,曹腾确实为汉末提拔了一批人才,大批名士,为垂危的汉室做出了一些贡献,这是值得肯定的。
聊在最后
曹腾有才华,是顺帝的伴读,足见他的个人品质和学识。这启示我们,无论什么时代,知识都是个人能力和晋升的前提,而且要保持谨慎和诚实的态度,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。
曹腾有智慧,拥立桓帝继位,显示出他在处理事务上的智慧和判断力。也启示我们,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都要具备处理事务的能力,注重细节,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。
曹腾有胸怀,不计种暠诬告,推荐贤士,这种宽容和公正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。这启示我们,在现代社会中,我们也应该学会公正待人,尊重他人的才能和贡献,同时,也要能够推荐和提拔那些有才华和潜力的人。
曹腾有幸运,自己无法延续香火,收养子曹嵩,承爵位,延宗庙。依此种种就难怪魏明帝曹叡隔着五代,还要追授曹腾为高皇帝的原因了。
最后,曹腾是唯一一个被正式授予正统皇帝称号的宦官,这既是他个人才能和努力的体现,也反映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。这启示我们,无论身处何种地位,都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,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。
《后汉书》评价:“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,奉事四帝,未尝有过。”
《续汉书》评价:“好进达贤能,终无所毁伤。”
以上就是历史上唯一享有皇帝称号的大太监的前世今生,功过是非自由后人论。
聊完曹腾的生前逝后,有两个问题不由得萦绕在我的脑海里,久久找不到准确的答案,所以我把问题写出来,看看条友们有何高见,可在评论区讨论。
问题1、现代人还能追溯自己祖上几代人?他们的功业后人还知道多少?
问题2、现代人收养养子,如果飞黄腾达最安全靠谱的配资公司,是否会把荣耀送给养父母或养祖父母?
发布于:安徽省一鼎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